如何重新定义短视频?如何发现好创意?如何让5G4K等先进科技手段反哺内容?728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特别活动正式开启,导演、编剧周子陽,编剧袁媛,动画导演刘阔,演员李梦,咪咕视讯CEO王斌五位导师评审到场,与本单元20位短视频优秀创作者面对面,助力他们从4分钟出发,叩响电影圣殿之门。

 

今年是短视频单元创设的第二年,为了发挥平台最大效用,让创作者们切身感受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专业氛围,电影节邀请他们来到现场,听取导师评审分享从业经验与建议,为今后的长片创作之路,提升阅历,积累经验,增长知识。

 

短视频创作的全民化,让更多人有机会发现自身潜力,也让更多热爱光影的青年人更敢于投入影像创作。围绕四分钟凝聚影像力量这一话题,导师评审团针对如何打破对短视频的固有思维,如何在内容创作上扬长避短,如何铺设电影新人孵化台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征集作品百花齐放

谈及本次征集作品的质量,动画导演刘阔直言,虽然短视频创作周期短、制作门槛相对较低,但本次作品遴选却依然给他带来一种百花齐放的感受,参赛作品风格迥异,类型齐全,有很多让他眼前一亮的作品。他也强调,制作门槛低不等于创作门槛低,从某种角度而言,短视频制作比长片更难,比如如何使一个故事在短短四分钟内完成闭环。

 

短视频创作更讲究情绪表达

提及短视频作品的叙事问题,编剧袁媛坦言,因为传统人物塑造、情节铺垫对时间要求较高,对于时长仅为4分钟的短视频而言,作品的叙事具有较大挑战性。她认为,短视频作品应更注重情绪的表达、氛围的渲染,从情绪上抓住观众,引起观众充分共鸣。她还建议,拍摄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表达自己真诚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

 

一部好作品不会局限于时长

 

谈及短视频制作,导演周子陽深有感触。他透露,自己是设计专业出身,第一个影视类作品便是一部5分钟短片,也正是这部短片给予了他成为一名导演的信心与决心。谈及对优质短视频作品的理解时,他认为,不管是长片、短片或是短视频,只要同时具备创作能力、创意与技术,便是一部好的作品。他在现场呼吁广大青年影像创作者,如果选择了影像创作,便要有坚守初心的信念,遇到困难时要有较强的意志力,切勿轻易停止拍摄。

 

在一部短时长的作品里,表演该如何进行?演员李梦谈了自己的经验。对于自己演过的最短作品,李梦回忆道,如果以72分钟作为界定长片和短片的条件,她演过最短的影像作品也是一部时长为68分钟的短片。她认为,不管是表演,还是创作,都是一个需要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与尝试。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她表示非常乐于成为新人创作者的助推器,帮助他们更顺畅地进入电影行业。

 

技术为创作赋能加快创意实现

 

随着5G时代到来,短视频这种与移动终端密切相关的创作形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谈及5GVR等新兴技术与创作的关系,咪咕视讯CEO王斌表示,5G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会跃变式提高手机终端的表现力,从而大规模优化用户的内容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推动超高清VR技术的发展,让VR电影真正为用户带来影院级的沉浸感。但他坦言,技术为创作赋能,加快创意实现,其实是创作者手中的一把利器,而艺术和创作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

 

今天,短视频单元揭晓了本次征集作品中的20部推荐优秀短视频作品及优秀影像创作人才,还有5个单项荣誉。

 

活动最后,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共同启动了千名5G创作合伙人计划等合作事宜,让新科技助推影视创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