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有一双布鞋,将万里走遍!”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在自己参与的首档真人秀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杀青时,这样感叹。

从“故宫看门人”到“世界遗产守望者”,66岁的老单每天穿着一双布鞋不知疲惫地行走着。采访开始之前,他先问记者,知不知道节目为什么叫《万里走单骑》。

属马的老单边自豪地展示着脚上磨损严重的“白边布懒”边笑着说,这个节目的重点就是“走”。而那一刻,“老骥伏枥”这个词在我们眼前变得具象。

启程的初衷

说到退休之后,为什么要开始守望世界遗产,并推出这样一档节目。 老单先讲述了一个小故事:2020年7月,“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以拥有55处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第一,这让老单非常自豪。

但同年9月,在“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现场,埃及驻华大使一番“埃及有五千年文明,比中国早了两千年”的发言让坐在台下的单霁翔听得“很伤心”。

虽然他在随后的演讲中立即以“良渚古城遗址”作了有力回应,但还是对“我们没有把它传播出去”满心遗憾,也坚定了他“要更多地讲好我们的故事”的决心。

“我们行业内部每年搞那么多研究,举行那么多论坛,召开那么多会议,争得面红耳赤费了好大力气,才取得一些成果。可是行业之外,很少有人知道。”

于是从事了一辈子遗产保护工作的老单萌生了一个小小的计划,利用退休之后的时间“拍电视”,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遗产,走进世界遗产。

为了让更多普通观众关注,老单还组成了一支“布鞋男团”,影视演员黄觉、相声演员阎鹤祥、歌手马伯骞,年龄层涵盖70、80、90,目的就是为节目引入更多年轻人的视角。

在已经播出的景迈山古茶林那期节目中,马伯骞提出了“非要世界遗产那张白纸黑字有什么用”的疑问,老单和小马在节目中产生了激烈的观点碰撞,那段视频的点击率突破了两亿。

这让老单非常欣慰,这是任何一个研讨会宣讲会都达不到的传播效应,“我一直都主张,让文化遗产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进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中,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化遗产对现实生活起到的积极作用,才会让更多人关注、热爱文化遗产,从而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序列中。这就是《万里走单骑》的意义。”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网红院长”“段子手老单”,这些都是贴在单霁翔身上的标签,然而作为一位学者,单霁翔在退休之后拥有了更多不被事务性工作打扰的时间。 于是2020年,他出版了6本书,其中销量最高的4万册。此外他每年还有近百场讲座,现场受众加起来可达十几万人次。

《万里走单骑》行走的十二处世界遗产地,每到一处老单也都要挤出时间进行一场讲座,而大家惊喜的发现,每一场讲座的内容,都包含了当天节目拍摄的内容和图片。

“这12处遗产地我都不止一次来过,但拍摄节目的过程又让我有了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鼓浪屿与当地居民雷厝乐队的交流、在黄石去华新水泥厂退休员工家做客、在苏州园林偶遇每天到拙政园散步的阿姨……一次次深入遗产地与相关利益者深入的沟通,让老单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

最初“我一个人带两台摄影机,边走边讲”的构想,变成了百余人专业制作团队历时一年多精心策划拍摄的作品。

老单一路都没有停止学习和进步,每每有听不懂的“术语”看不懂的评论,就向“布鞋男团”的“综艺前辈”请教。担心自己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影响讲解效果,老单还利用春节短短几天休整的时间报名参加了“播音主持特训班”。

老骥伏枥 志在万里

穿着一双布鞋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爬武当山的金顶坚持不用“登山杖”,跪在地上体验炒茶,每一次讲话都中气十足,结束了一天的拍摄还要连夜制作讲座的课件,“晚节不保”地在拍摄最后一期节目的时候发烧了,吃了头孢继续工作……马伯骞在杀青时对老单提出的意见就是“您能不能悠着点,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 ”精力充沛的老单被问到到底累不累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每次拍摄结束,感觉很疲惫,但是第二天睡醒,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要行走哪一处世界遗产,立刻又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