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个人活到七十岁,他的一生将至少会说九万句谎言。”
带着前所未见的新鲜元素,爱奇艺自制剧《猎心者》开播了。没有华丽炫技的烧脑、没有眼花缭乱的破案,将镜头对准了每个人都可能犯下的错误的《猎心者》,用一次又一次的拆谎,完成现实题材跳出规矩之外的另一重尝试。
但在那些新鲜之外,这个“谎言狙击心脏”的特殊题材带来的冲击力,或许远不止于此。
在《猎心者》的评论中,最常见的或许就是一句“第一次看到都市题材可以这样拍的。”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和以往相比,《猎心者》看似是一次新鲜元素的新剧突围,但当潮水褪去,激荡的涟漪下却是离开了舒适圈的都市题材作品的又一场革新与回归。
现实为基嬉笑打底,类型题材的久违创新
一首“甜美”的《学猫叫》和“曼妙”的比心舞姿,再加上一个看热闹的“初恋”,大概没有观众不为戴猛(李佳航饰)与花笙(陈希郡饰)的亮相而“惊艳”。
这是《猎心者》的第三集。拆谎三人组尚未季集结完毕,但故事脉络已经逐渐铺开。因工作失误辞去公职的戴猛,用天才的微反应能力继续驰骋江湖;富二代花笙,似乎带着目的接近戴猛,却又为师父的能力而心甘情愿的折服;而曾经闻名的情感导师廖朵朵(王玥兮饰),也终于因为师徒二人组的“捣乱”,有了加盟的意味。
三人的相遇,总是一片“鸡飞狗跳”,弹幕上被闻讯而来的观众填满了“哈哈哈”。他们感慨于《猎心者》的欢乐气息,也探讨着笑点背后的故事,“本来以为是喜剧,后来才发现,这是再真实不过的平凡生活。”
没有什么比“自来水”观众们更能反应对于影视剧的态度。但这些意料之外的收获,不仅仅是给予一部优秀作品的惊喜,更是对于类型突破的认可。
一个必须提到的事实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社会话题包裹着的都市题材作品,有多热闹,也就有多单调。作为题材上的“时事”选择,呼吁关注的现实却在很多时候沦为了口号、空谈和标签。人们更关注于主角的情感经历,真正的“现实”在这里却是缺席的。
而伴随着都市内容成为焦点、现实题材迎来更多元的内容创新,以及观众审美趣味的全面转变,这一类作品必须迎来一些改变了。
在这方面,《猎心者》用灌注着笑点的现实意味,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区别于市场上观众所熟知的现实题材,以非刑事案件作为故事主线的《猎心者》,用源于生活、也归于生活的事件,折射着时代巨变下的世间万象、人心浮沉,并在对生活的刨析中,抛出其独树一帜的核心母题——拆谎辨真。观众戏谑地称之为“剧版1818黄金眼”,“以前我以为破案只有杀人放火金腰带,现在才知道还有调节破谎戴朵花。”
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独一无二的社会观察口
不论是风格叙事,还是剧情切入角度,《猎心者》的创新性毋庸置疑。而构成这种创新性的前提,则是剧中独一无二的社会观察口。
一方面《猎心者》中有我们熟悉的现实剧的样子:性格各异的主人公、相爱相杀的日常生活、为生活所困也为生活所乐的众生百态……这样的人物和故事令我们感到亲切。但在这些普遍的元素之外,《猎心者》又有不属于那些广为人知的分支领域。它从一开始,便携带着一个个让人倍感共鸣的事件登场。
企图通过恋爱培训机构收获面包的拜金女,却在日渐相处中动了真心;渴望自由的大明星,利用网络舆论,摆脱了经纪公司的压榨,却让他人深受网络暴力的侵害;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女强人,却从未能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而这些事件指向的,也是现实社会那些难以避免的问题——面对爱情与面包,到底如何抉择?用人肉狙击为偶像扫清道路,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家庭与工作怎样才能同时兼顾……这些我们熟以为常、感同身受的,甚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赋予了《猎心者》不再悬浮于口号的真实观感。
另一方面,在拆谎三人组对社会的洞察与呈现之外,同样也不乏对于对于自我的救赎。
身为微反应分析专家的戴猛,看似乐观,但一年前嫌疑人的意外死亡,成了他心中一根刺,拔不掉、碰不得,这也让他自此对于刑事案件敬而远之。他在不断拆谎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救赎过去的自己。而这种矛盾性,不仅仅体现在戴猛身上。更体现在花笙与廖朵朵的身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拆谎三人组”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却也是参与者。
他们在那些案件之中,披荆斩棘,为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寻找答案,将人心深处的欲望大白于天下;但他们却又代表着最普通不过的芸芸众生,或是困于过往,或是渴望寻求真相,或是有着一段忘不了的伤害。
他们三个人的三种状态,蕴含着每位观众都能够感同身受的情感连接点。而这些,为观众带来的是更为理性的思考和宽阔的视野,而非仅仅只有真相本身。
笑与闹背后,温暖的现实关怀
对真实生活的洞彻与参与,让《猎心者》成功落回地面。
但构成这些真实的,却并非仅仅只是对于社会真相的残酷揭露,而更多的用温柔和调皮的语调,将那些藏在社会角落里的现实一一寻找出来,并潜移默化地触发着现代人共鸣。
在得知继母张兰兰曾为自己做的一系列事后,潘晓佳的眼神有些犹疑。
她们针锋相对许多年,早已失去了信任的能力,但戴猛的话却又实实在在显露着张兰兰嘴硬心软的那些年。
两人坐在沙发的最两端,表情有些尴尬、有些委屈。她们的和平相处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所有人都相信,这对特殊的母女,终于有了和好的迹象。
影视作品中,继母与继女的故事早已屡见不鲜。过于狗血的矛盾剧情自然可以吸引视线,但在《猎心者》取而代之的是小矛盾里的大温暖。
而在《猎心者》中,这样隐藏在背后的温暖和克制不再少数:最初企图通过恋爱培训机构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殷素婉,在马峰“生病”后的日日照料中,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昔日强势的张兰兰,在经历了公司高层的背叛后,终于向儿子袒露内心,展示一个女强人的柔软;为了父亲走上犯罪之路的李芳,却又被花笙的付出与包容打动着……在《猎心者》中,我们看到太多的社会样本,有痛苦、有焦虑、有迷茫,但也有希望、有悔悟、有明朗,
它与生活短兵相接,却又用温柔的语调展示着庸常人间里的爱与温度。这些汇聚在一起,让那些情感变得克制,也让剧情不再套路。
这大概就是《猎心者》区别于其他都市剧的魅力。它的态度一直很明确:相比于华丽炫技的烧脑、眼花缭乱的破案,它所唤醒的是生活中一些特别的感触、困惑,以及对于世界的张望与想象。而这些,共同构成了《猎心者》中丰富的时代刨面性,并深戳着不少观众内心的敏感带。
一部影视作品,尤其是一部反映真实生活都市剧,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讲究的或许不过“共鸣”二字。
当《猎心者》触发着受众在庞杂的信息汪洋去独立思考,关于真相、关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那么它所存在的意义,或许就不仅仅只是笑与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