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档8部影片联手贡献58亿票房,然而,春节前凭借病毒式宣传短片《啥是佩奇》率先走红的种子选手——《小猪佩奇过大年》,于票房方面表现的似乎有些“过谦”,目前在“成绩单”上仅以1.19亿票房排名第七。

要知道在小观众的眼里,这成绩“明明很不科学!”但成年观众却委屈巴巴在“吐槽”。而从《啥是佩奇》开始,小编就在持续关注这部电影的动态。然而时至今日,面对这样的票房落差,“营销”事件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啥是佩奇》的刷屏对《小猪佩奇过大年》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佩奇的营销究竟走了怎样的路?我们今天试着简单做个梳理——

一场走心营销战役的成功

针对观众吐槽的焦点,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小猪佩奇过大年》一路走来的宣传,顺便找找“线索”,看看这些“心智成熟”的成年观众,是不是真的被“营销”手段套路了?

01定档锁定“低龄合家欢”

说起电影,先要说说催生该片的原版动画。

声名远播的《小猪佩奇》动画系列片,是由Neville Astley和Mark Baker创作的知名IP,百度百科上给出的释义为: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很明显,似乎从佩奇诞生那天起,“圈”的就是学龄前粉。

8月22日“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官微,正式发布定档消息,与原版动画一脉相承的熟悉人物,注入了颇具辨识度的中国春节元素,让小朋友们激动不已!营销方在推送给媒体的稿件中,也打出“低龄合家欢”的旗号,称这部影片是中英团队合作,送给中国小朋友们独家定制的礼物,并提出“农历春节家长带孩子一同走进影院”的口号。

(片方投放媒体稿件内容截图)

跟着定档宣传节奏,不少家长在微博评论中纷纷给出“深深领会”式的回应

02“氛围营销” 尽接春节地气

作为国际知名动画IP的小猪佩奇,此次进驻中国大银幕可谓做足了功课。从 “行大运”海报的曝光,到“闹新春”版预告上线,再到“幸福年”等电影梗概的物料投放,无一不在围绕在中国春节喜庆、热闹的氛围中大做文章。几番物料中,见缝插针地融入更重中国传统新年元素。比如,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窗花为造型,佩奇、乔治与新角色熊猫双胞胎在镂空窗花的周围微笑招手,其间点缀的梅花傲雪绽放,象征着“幸福运”;传统的中国结匠心编织,寓意着“团圆运”等等。

03“情感营销”点题陪伴核心

宣传片《啥是佩奇》的横空出世,可谓是电影版“佩奇”的营销路上极为亮眼的一笔。营销方通过一段视频故事,巧妙地将大电影的精神内核有效传达。1月17日16:02,宣传片《啥是佩奇》的横空出世,28万多次的转发量加上37万余次的互动,创造了该片官博历史,也是带着《啥是佩奇》宣传片走向刷屏的重要节点。

来自各界的文化、艺术名人、大V也纷纷自发地,为这部宣传片铺设爆款路线,致使该片2天之内点击量高达15亿次。再加上彼时恰逢春节前众人归乡过年的准备阶段,宣传片中守旧、朴实的爷爷让无数思乡的人们泪目,并有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和感动,就连一向高冷的官媒大号,也不断刷屏解读《啥是佩奇》。

宣传片末硬核佩奇的出现,让孩子们对佩奇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备感新奇好笑;家长们则被爷爷来到城里,和儿子一家人走进影院看佩奇的团聚场面深深感动。

营销方此番创意之举,突破了传统的营销套路,通过引发情感共鸣,巧妙暗示受众:一家人在影院观看电影版佩奇,是彼此陪伴、共度新春的理想方式之一。至此影片在距离春节档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打出了最具影响力的胜仗。这场现象级的营销,也直接帮电影奠定了票房过亿的基础。

多元物料引导核心观众群

“小猪佩奇”虽是知名动画IP,但“首登”国内大银幕,又逢史上最强春节档,宣传需要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突围,与其他动画电影争夺观影人群。自1月8日 起,电影发布“佩奇拜年歌”。曲末首次出现“妈妈,过年我要看电影小猪佩奇”的口号,更加着力击打核心亲子受众,与之相配合的其他物料,也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01关键词:年味儿

影片宣布定档后,初期放出的“行大运”海报,以及“闹新春”的预告等物料,为小观众透露出,电影将要讲述中国春节的故事。此后多款物料,也都围绕中国春节元素展开,至首映时发布的“五福迎春”海报,再度渲染了浓厚的年味儿,合理激发主流受众兴趣点的同时,也在本土化与国际IP结合上,给出了优质的物料示范。

02关键词:团圆

过春节,合家团圆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核心精神,也是前期几轮物料力争打造的主要氛围之一。如1月21日投放的“团圆路”物料,就将老少三代春节团圆看佩奇的思路照亮。

03关键词:电影质感

影片延续英国原IP电影真人穿插动画形式,佩奇与中国家庭隔空互动共庆猪年。通过12月28日 电影发布“幸福年”物料,曝出电影讲义“真人+动画”形式呈现。这条物料为官博迎来353次转发量,同日,大V新浪电影也首次同步推送该物料,并以14866次转发量为该片带来了营销过程中的首次小惊喜。

12月29日 电影发布深度解读视频,一再方便观众更简单直观的了解“真人加动画”这一形式,从英国IP改编大电影的传统、到在中国如何进行延续和展现,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也正是这次解读,将佩奇从电视形象暂时剥离,在观众心中明晰了该片属于大银幕的电影质感。明晰了“真人加动画”正是沿袭了小猪佩奇IP在英国改编电影时采用的模式,是对原IP予以最大尊重而做出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本土化内容。

至此,所有物料投放,似乎从未让成年观众“会错意”。很明显,《小猪佩奇过大年》是一部针对小观众的合家欢电影,营销方稳扎稳打、文火慢炖的初期营销策略,让更多小观众早在2018跨年阶段,便对来年春节档的这部电影有所期待。

渠道垂直定向维护预期管理

01深耕亲子向

今年春节档各片主题曲人选,纷纷力邀2018年当红流量助阵刷人气,在这一点上甚至某些动画片也不落人后。某种程度上,整个春节档大有“非流量不营销”的架势。

同样在营销上煞费苦心的《小猪佩奇过大年》,反倒在主题曲推广环节稳扎稳打,选择“跳跳俏俏妈妈”谢娜作为主题曲演唱者。在接下来的硬广投放及多渠道推广方面,宣传方也紧密各大亲子渠道施展拳脚。

02把握期待值

引发全民讨论的《啥是佩奇》则在常规宣传之外,首次以内容独立于正片之外的微电影形式,为大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作配套宣传服务。这场现象级的营销成为热门谈资后,处于话题焦点的导演和营销方,反倒显得过于实诚,于采访中一再强调,宣传片只为凸显电影情感内核,并不等同于上映后的正片,意在降低成人观众预期,明确电影的受众始终是孩子们。这话翻译过来或许可以理解为:出品方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电影服务的始终是低龄的小观众。成年人的感动可以用在,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电影带给大家团聚、温暖的主题上。

(电影主创接受采访回应截图)

历史总是相似的,《小猪佩奇过大年》基于这类原因被吐槽的经历,倒让小编回想起,当年《唐山大地震》被部分影迷打出一星的状况。彼时《唐山大地震》初露真容,吐槽该片的观众认为“以为是灾难片,结果三分钟就震完了。”反观如今《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遭遇,同样在宣传过程中,明确提出电影将以“真人+动画”形式呈现,从剧照到各媒体平台稿件的推广,也都对电影形式、内容予以了正确的引导曝光。而非映后某些网友甚至媒体平台所抨击的“欺诈”、“没想到是这种形式”。 但其实,一系列走心的营销行进到如此阶段,家长们的注意力早已关注在自己心中设定的角度。因此,造成映后吐槽“偏差感”的局面,很难说不是因为成年观众一厢情愿地选择了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

映前首个口碑场,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如大多数低幼合家欢所走的路线相似,《小猪佩奇过大年》在打造口碑阶段,实时抛出“看小猪佩奇,携孩子入场”的slogan,直指小朋友为核心受众,辅以年味儿、猪年应景的团圆氛围。

《小猪佩奇过大年》大胆打造了首个低幼评审团观影场。现场近60名孩子独自观影,对电影的质量进行首次考核,并给出了千分小红花认证,自此映前口碑战打响。

据悉,为了更加聚焦核心受众,营销方还随本次口碑场发布了一份颇具看点的“观影须知”, 更通过媒体宣布:“我们的口号是:凭孩子入场。自己的爸妈是凭孩子入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凭孩子入场。”

首战告捷后,1月22日,营销方又以亲子派对形式组织了盛大首映礼;

1月26日的最后一轮点映也采取亲子观影的形式,提议祖孙三代同堂观影。意在强调“佩奇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电影”的同时,也将家人的陪伴,共同的节日回忆,视为口碑场的推广目标。

低分致票房狠跌

促成《小猪佩奇过大年》票房先扬后抑的另一主要原因,还有电影诡异的评分。从开分之始,淘票票和猫眼就有8.2和5.8的落差,猫眼的分数甚至快接近豆瓣开出的5.2。

截至目前,“佩奇”的电影在淘票票的评分为7.1,但和猫眼5.5的分数相比,悬殊的差异还是显得如此诡异。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今年春节另一部影片《流浪地球》,传出豆瓣评分遭到大量五星改一星的情况,甚至还有收钱改差评的传言。

如此说来,电影欣赏本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不同的观众给出不同的评价实属正常。但若如网上所传的那样,所有同期上映的电影,都难免以竞争为理由,被对手恶意篡改分数,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电影评分的参考价值。但愿差异化评分的背后,不是一场恶意竞争带给远渡重洋而来的佩奇姐弟,不大友好的“下马威”。

口碑该由谁发酵

回到电影内容本身,对影片表示失望的声音中,不乏一些深受父母信任的育儿大号。这些评论认为,除去对《啥是佩奇》的主观误读,电影令人失望的原因还有内容上的尴尬。几段与电视类似的动画短片,经由演员讲述的方式拼接一部电影,显得缺乏故事性。中间的歌舞表演,更让中国观众不大买账。毕竟从观影习惯上来说,歌舞片在中国的大银幕上每每显得水土不服,更何况“佩奇”在动作、音乐、服饰、背景等诸多细节上,实在还存在一些欠缺打磨之处。

不过对很多小观众而言,这些其实都不是影响他们喜爱这部电影的关键。更多孩子表示,他们选择并喜爱这部电影的理由,仅仅只是大年初一,能在爸妈的陪伴下,去电影院里看很多小猪佩奇的新故事。

回望《小猪佩奇过大年》的营销组合拳,或可为更多低幼年龄段影片做出成功示范。营销方在熟悉的素材中,淘尽新鲜的兴趣点,并将其有效进行放大。尤其在春运伊始,跳脱出传统营销的思路,用宣传片制造出顶级营销案例。

在强手如云的春节档,如果没有这次手疾眼快的操作,或许1.19亿元的成绩也需艰难争取。也正是因为这次别出心裁的营销,让IP进一步升华为“小猪佩奇纹心里 你我都是有情人”,乃至开阔了今后同类型影片的营销思路。

然而,《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案例也是少数的极端派,虽然营销方在努力把控预期,但奈何这个全民最火IP自带话题热度,对成年人有爆炸性的吸引力,最终还是有很多大观众不明就理走进影院,致使电影票房最终造成和营销成功度不相匹配的落差。未来,小猪佩奇若渴望在中国大银幕上再登场,希望还要在电影质量上多下功夫,毕竟再出其不意的营销高招,也需优质内容与之配伍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