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小编的朋友圈瞬间被“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点燃”,朋友们热议焦点有的在为法国民众唱的圣歌感动,有的感叹“卡西莫多再无家可归”,有的文艺青年分享起“巴黎圣母院”IP的强大。

而我却在思考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修”,该用怎样的思维方式?

思考“大修”引起的火灾

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这座塞纳河畔辉煌雄伟的教堂,始建于1163年,花了182年时间,才在1345年完工,距今约670年历史。

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约北京时间16日0:30)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造成有着近800年历史的箭形塔尖倒塌,玫瑰窗口损坏,建筑损毁严重,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这次大火并非偶然,法国司法部门已就火灾原因展开调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此前巴黎圣母院正在进行修缮工程,圣母院顶楼的电线短路可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如果没有此次的“大修”,巴黎圣母院可能不会遭受这样“一劫”,而在这背后,却有着对于文物大修工作如何进行的思考。

在国外,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修工作一般都是在高科技现代工具的帮衬下进行的,随着前人修缮,可能如今看到文物可能也是个“赝品”,现在的圣保罗大教堂,谁能想到这座有着14个世纪历史的“巴洛克”教堂在始建时是一座“哥特”教堂。

而在国内对于文化遗产的修缮工作大多以“古法炮制”。

自信 继承“古法”也是文化自信

“我投入文化遗产保护,是落入时代为我预设的一个陷阱,也是一个一般人看不见的漩涡。没人推我进来,我是情不自禁跳进来的,完全没有想到这漩涡会把我猛烈地卷入其中。”

–冯骥才

先不说两种方式的对错,就单纯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于古法的继承发展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当是对于故宫的修建工作,为了“迎接600岁生日”故宫正在进行的大修,故宫始终坚持“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的三大原则,将古建恢复往昔风采。

在修缮过程中,所有工人均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并择优聘用经过故宫博物院培训的优秀工匠参与修缮工作和技艺传承,以保证修缮工作的质量,利用古老技艺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增强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退休大爷” 单霁翔就曾表示,项目目标是既要减少对古建筑不必要的扰动,又要保持该建筑完整和健康的状态;既要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又要使建筑的历史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

文化“钉子户”冯骥才曾经说过,自己投身文化保护的最初动力来自于作家的情怀,一种深切的、可以为之付出的爱。

我想,继承古法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的尊重,用前人的智慧和方法修缮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也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在此,多一点高科技思维,少一点现代化手段,此间也保留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