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争议,是“出头鸟”的宿命。

5月19日,《中国新说唱》的第二次录制,同天,节目官微公布了第一次体育馆海选录制的晋级名单,共127组rapper。大傻、刘聪、西奥、雾都、黄旭、福克斯、杨和苏、功夫胖等一众OG悉数在榜。

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窥见,今年,名震江湖的OG绝不会“独孤求败”,新生代势力也明显攀升,00后rapper不再仅有卓卓一个范本;以Nineone、蜜妞、冲天小火箭为代表的女rapper,实现了“量”的突破。同时,Rapper的“隐形身份”也变得丰富起来,音乐制作人、演员、化妆师、拳击手、律师是他们在说唱圈外的另一个真实的自己。在地域上,今年终于打破了西安、成都、北京、新疆“几家独大”的局面,河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的rapper远拔至北京,也想证明一下之前说唱“冷门地区”的实力。

还有,那些被群嘲的“大厂男孩”,全军覆没。这次海选对idol的“严打”,或许是一种保证名单“血统纯正”的手段,也或许是一种“表决心”的信号。

事实上,这种“决心”一直都有迹可循。上个月的梅奔之战,节目组恢复了似曾相识的体育馆海选环节,近1000名rapper、每人几十秒,4组制作人、交替16轮考核,共48小时,最后选出了这127组人。当然,这增强了该名单的说服力和透明度。

再说刚刚结束的第二次录制,虽然官方透露的信息非常有限,但是“坊间传言”完全能够满足网友们的“求知欲”:双旭诠释了什么叫冤家路窄,杨和苏斩落了OG功夫胖等等,真假难辨,全无定数。但新老势力的角逐,各大厂牌的“前尘往事”必将伴随着比赛逐渐浮出水面,给节目再添点real的味道。

但是,网友们似乎对这种种“用心良苦”并不买账。我想这些“声讨”除了“真实”的质疑外,更多可能来自于网友们对节目的熟悉感令他们对节目优化产生脱敏效应,他们无形中提升了标准和增加了要求。客观来看,这档综艺带来的影响是值得被提起的。

两年前,大众通过节目,完成了“被科普”,“单押”、“双押”、“flow”、“beat”成为节目粉丝的基础知识点;freestyle 和skr被玩出了花样;battle和diss也成了日常交流的高频词。

但最直接受益的还是rapper们自己。他们在比赛结束后,往往具备更高的商业价值,凭借在节目中积累的名气和人气,令商演酬劳成倍加码,甚至还可以接到代言。其关注度不亚于流量明星。摆脱了“窘境”的参赛rapper为underground们改变生存现状提供了成功的“捷径”范本。于是越来越多的underground自愿卸下“夜的伪装”,从“地下”走到“地上”。这绝不是讽刺!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看见一份类型多元化、“血统”相对纯正的127强rapper晋级名单。事实上一档综艺真人秀促成了rapper们在节目与“地下”之间的良性循环。

所以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bug。“趟了这滩浑水”的《中国新说唱》注定无法做到对华语说唱置身事外。rapper成名、厂牌升值、乃至说唱文化出圈,从“地下”到“地上”本是两厢情愿的共赢,那为什么如今说唱圈和社会大众却一边倒地“控诉”节目破坏了hip-hop的味道?不知不觉中,人们似乎为rapper和节目制定了两套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滴水不漏”不是标准,是否赋予价值才是我们对一档节目该有的终极诘问。新说唱带给rapper、厂牌的名利和价值,带给大众的新鲜和认知,乃至带给说唱文化更大的生存空间,是远远超乎所有人预知的,包括他们自己。接受质疑是“出头鸟”的宿命,但不该是压死他们为之努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谁也无权用“出家人”的标准要求节目做出“俗家人”的价值。

当然,去年参加节目的OG马俊,在梅奔之战后发过一条微博,他说:保留和完善Hip-hop的多样性需要更多有影响力的通路,那不是爱奇艺和车澈的责任,那是整个行业从业者的自觉认知。

大多数人只记得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车澈在“检讨书”后说:“《中国新说唱》是中文说唱的唯一出口”,但你还记得前半句吗?他说“有时候我们做一个节目是带着新奇,有的时候是带着兴奋,我们团队对于《中国新说唱》是悲壮”,如果说“唯一出口”是留给大众的评判空间,那“悲壮”就是留给他们自己的“冷暖自知”。我们不予置评。只是好奇,不被“Respect”的《中国新说唱》,如果真的被“骂”走了,underground们出圈的下一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