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究竟经历了什么,这本身就比一部电影还要好看,“爆款春节档”“大规模退票”“现实主义题材走红”“取消票补”“影视寒冬”……回顾这一年的关键词,2018年电影市场的全貌清晰的呈现在面前——

黄金春节档,催生600亿小目标

查看今年全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就可以发现排名前十的影片中三部华语影片来自春节档,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联手献上了70亿票房,加上第六名《捉妖记2》的22亿,《西游记之女儿国》的7亿,甚至连“熊出没”系列大电影都有6亿票房。春节档的电影票房累积超过百亿有余,难怪在当时七天收入56亿票房的时候,无论是票房专家还是业界大咖,甚至专业媒体,都信心十足的喊出“全年600亿”的目标。

虽说票房只是个数字,但今年的春节档确实给了大家一个华语电影全面繁荣的假象,数据表现自不用说,影片类型上,军事题材、悬疑推理、喜剧魔幻、经典改编、动画IP全面发力,让各中需求的观众都得到满足,而《红海行动》“主旋律”加战争片的模式,较之前的《智取威虎山》《战狼2》等又有了质的飞跃,本以“黑马”姿态出现的“唐探”系列,也摸索出华语推理的新路。这个黄金春节档的一切,似乎都写着“欣欣向荣,未来可期”,但……

“大规模退票”,阴影笼罩五一档

本是开局大好,几部靠口碑获得高票房的影片纷纷通过“密钥延期”等方式,将高票房好成绩,平稳过渡到了春季档,在往年一片惨淡的三四月份票房中,仍维持着热度。只要五一上映的几部影片稍稍“给力”,连接起暑期档,完美的2018年电影市场就可以提早完成目标。

然而这时,“《后来的我们》大规模退票”事件,却超越了所有影片的热度,将影片宣发环节的“潜规则”暴露出来,“监守自盗”“票房造假”等话题的热度立刻超过影片本身,为电影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一次,国家电影局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对退票信息进行了分析,迅速认定了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之后对影片出品方、发行方等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这一违反市场竞争秩序的退票事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将电影宣发方面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如今网络购票占比已经高达80%以上,购票平台出现的问题,对电影市场数据真实性的打击非常巨大。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带热暑期档

五一档期的“滑铁卢”并没有让从业人士对今年的票房灰心,毕竟取消了长假的五一没能为电影市场做出更多贡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年电影票房的重头戏,还是贺岁和暑期。其中暑期又因为延续时间长和影片数量多而成为最受期待的档期。

果然一部《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在后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宣传乏力的情况下,靠着口口相传,拿到了30亿票房,这无疑是中低成本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一场大胜。

2018年暑期档票房近174亿元,同比增长约6.7%,国内观影人次为5亿,又创造了“史上最强暑期档”的成绩。但是在放映场次同比大幅增长18.1%的情况下,观影人次却只同比增长了4.6%,这个数据相较于“垂直拓展,市场下沉”时期,让很多业界人士看出了隐忧,没有新的观众涌入,票房的繁荣还能持续多久?

史上最冷国庆档,电影市场“下沉”停滞

果然,衔接暑期档的国庆档就用数据说话,摆在每个人面前一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成绩单。国庆假期七天报收票房19.1亿,相比2017年国庆档26.35亿的成绩下跌27.5%。 今年国庆档票房“领头羊”《无双》目前仅排名全年票房总榜单第13位,而2017年的国庆档票房冠军《羞羞的铁拳》是2017年总榜第3名。而在9月30日新片扎堆开画时,《无双》的成绩仅排在第三位,《李茶的姑妈》和《影》位列单日票房冠亚军。但“口碑”改变了国庆档的战局,本被寄予厚望的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李茶的姑妈》止不住下滑趋势,三天之后就稳定了第三名的成绩。中国观众的观影选择越来越成熟,口碑太差的电影已难以“骗”到票房。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国庆档24岁以下观众比例显著下滑,相比于全年国庆档下降接近5个百分点,是近三年来的最低值。24岁以下人群中,只有62%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呈现下降趋势,相应的玩游戏、看直播、KTV、短视频等其他娱乐方式意愿增加。在国庆档21.7亿元的票房构成中,三四线城市占比40%,低于2017年同期的占比42.9%,其中三线城市下滑最明显,占比从2017年的20%快速下滑到2018年的17.4%,说明票房下沉开始出现停滞现象。

“影视寒冬”,电影消费回归理性

国庆档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影视行业进入了所谓“寒冬”,受市场变化影响,影视行业正在遭遇危机,不少影视公司大规模欠薪,面临倒闭压力,平日业务红火的影视城,也变得冷清,中小影视公司在运营上出现麻烦,一些上市公司资金也开始紧张。不过,这样的现状也带来了转机,加速影视行业的优胜劣汰、重新洗牌,让电影产业回到健康持续运转的正确轨道。

2018年国产片的“头部效应”让人看到希望,但与此对应的是大量国产片几千万甚至几百万票房的集体败北。电影市场“下沉”受阻,也将电影的主流观众分布重新洗牌。经历阵痛,回归理性的电影消费市场,认清口碑、质量的重要性,唯有优质的高票房电影成为中流砥柱,国产片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